首页 » 5月8日:德国为何不应庆祝“解放日”

5月8日:德国为何不应庆祝“解放日”

Rate this post

摆脱国家社会主义”是一句宣传口号,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尤为广泛流传,被用来全面诋毁国家社会主义。在西德政治“新话”中,这句口号的狭义指的是1945年二战胜利者促成的德意志国防军投降,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则将其政治正确地宣传为“解放”。

西德占领时期的媒体和

教育政策无情地、毫无替代地塑造了这种观点。然而,对所有德国人和许多欧洲人来说,1945年5月8日是占领、战败和哀悼的日子。这一 电话号码数据 天之后,专制统治、剥夺公民权、拘禁、驱逐、种族灭绝和谋杀接踵而至。一个充满耻辱、(道德)苦难、外国渗透和外国统治的时代由此开启,并持续至今。

所谓的“摆脱国家社会主义”是西德占领体制所宣扬的核心理念,它是一种扭曲的记忆文化。按照联邦总统理查德·魏茨泽克1985年5月8日的讲话传统,这被理解为在1939年英国发动的欧洲战争(随着美国的介入,这场战争已演变为世界大战)结束后,消除所谓的纳粹在德国的不公正统治。这种所谓的“解放”至今仍是西德代表反德政策的核心;它被合法地载入了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》第139条。[1]

因此,战后时期常用

的术语,例如驱逐、投降和失败,被一种委 bellona 卧室套装 2013-2014 款(蒙迪欧) 婉的观点所取代。根据这种观点,德国人民不得不忍受国家社会主义覆灭所带来的恐怖和苦难,而这种苦难在当时的语境下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——据说是为了他们自身的解放。在“解放”的普遍口号下,驱逐、囚禁、外国统治、粮食短缺、再教育等等经历,逐渐被从德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压制下去。

将1945年5月8日视为解放日,是当今政治“正确性”的一部分。作为西德新闻用语,该词由理查德·魏茨泽克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确立。这种观 邮寄线索 点在西德帝国初期仍然被广泛接受和接受,当时人们主要将1945年5月8日解读为投降日和占领开始日,如今却被认为是历史修正主义。

往好了说,这对某

些人来说是一次解放,但实际上,这只是一场崩溃,数百万人死亡,流离失所,遭受胜利者的羞辱,失去主权、自尊、大片土地、声誉和既定的文化价值观。

解放论的批评者指出了第三帝国的终结所带来的阴暗面:饥饿、驱逐、战俘、胜利者的正义、解体、再教育和共产主义。

滚动至顶部